收藏【小说123网www.txt123.cc】,元尊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刘彻慵懒地说:“想要争储,广结党羽、营造贤名,可以说是很愚蠢的行为了。”
当儿子的有才有德,也有本事,这是好事,但皇帝的儿子就不一样了。
亲爹还活着,当儿子的却整出各种贤名来,还让皇帝看到了你的支持者有多少,这不是找死吗?
你以为自己是众望所归,实际上是死到临头而不自知,皇帝是不会允许一个声望巨大的皇子成为皇帝的。
在皇帝眼里,这样的行为就是包藏祸心。
卫子夫闻言,目光一动,暗暗记在心里。
做皇帝的,哪个不难缠?若刘据日后长大,也如这个八皇子一般培养自己的势力,无异于是大忌。
康熙皇帝冷笑说:“这个蠢货,他以为自己有足够大的势力,就可以得到看重,从而继位了吗?”
在他看来,八皇子还是太嫩了,只顾着积累好名声,交好王公大臣,却忘了废太子是怎么败的。
亲爹还活着呢,你就敢这么嚣张,等亲爹死了,你再礼贤下士也不迟!
他对这个儿子产生了深深的不喜,决定不让这个孩子出生了。
后宫那么多女人,不差一个良妃,也不差一个八皇子。
【这对兄弟之间的关系有些特别,他们都是孝恭仁皇后乌雅氏的儿子,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但说句实话,这对同胞兄弟还不如其他异母兄弟呢,说来也是清朝后宫一项特殊制度的锅。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是康熙皇帝的德妃,她生育四皇子的时候,似乎连嫔都不是,其本人出身也比较低微,为正黄旗包衣。】
【清初,后宫有一个规矩,级别在嫔以下的妃子不可以抚养自己的子女,于是四皇子出生后,并没有养在母亲身边,而是由孝懿仁皇后抚养,这位皇后当时还是贵妃,她是康熙皇帝的表妹,因此地位比较特殊。十四皇子则不同,他是孝恭仁皇后成为德妃后生下的孩子,虽然不知道感情怎么样,但肯定比四皇子要好。】
李世民皱眉道:“不准生母妃子抚养自己的儿女,这不是胡闹吗?”
“母子亲情也是需要培养的,让别的女人抚养孩子,那孩子的生母又该如何与孩子相处?”
长孙皇后也道;“母子分离,做母亲的心该有多难受,这不是破坏母子天性吗?”
虽说是亲母子,可要是小小年纪就被抱走,又哪里来的母子感情呢?也只是空有母子的名头罢了。
刘彻道:“若是让专人抚养皇子公主也就罢了,把孩子从生母身边抱走,却是交给另一个女人抚养,这就有些……”
他虽然不能共情女性的想法,但基本道理还是懂的,哪怕是自己的子女,若是不由自己抚养,母子之情恐怕也有限。
武皇后道:“若大唐也有这样的规矩,那我的孩子岂不是生下来就要被萧淑妃或是王皇后抚养?”
她摇了摇头,说道:“那我对那个孩子恐怕也会少许多慈母之心。”
她的慈母之心本来就有限。
【这种关系其实很好理解,德妃怀胎十月生下了四皇子,但碍于规矩,她没办法亲自抚养这个孩子,只能让别的女人抚养,而这个女人还拥有她自己不曾拥有的东西——那就是家世。孝懿仁皇后出身高贵,本身又得康熙皇帝看重,她快死的时候还要让她做皇后冲喜,地位非同一般。而四皇子也不是个傻子,他知道做德妃的儿子,和做皇贵妃的儿子是不一样的。】
【皇贵妃的母族同样也是康熙皇帝的母族,带给四皇子的利益是难以估量的,因此他对皇贵妃和她的母族都是非常亲近的。在德妃眼里,这种行为就对她不是那么友好了,可以说是认贼做母,对这个大儿子她肯定喜欢不上来,更喜欢十四皇子。因为没有母亲可以接受自己的儿子一出生就被别人抱走,和别的女人母慈子孝,虽说生恩不及养恩,但德妃是想养但养不了,因此她并不喜欢这个儿子。】
康熙皇帝道:“嫔以下妃嫔不允许抚养子嗣,这是规矩,何况皇子公主都住在南三所,难道还能亏待了他们不成?”
他不觉得这个行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这既是为了防止母子感情太深,以至于影响朝政,也是为了让妃子更加专心服侍帝王。
他让贵妃养育四皇子,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难道德妃竟然还敢有什么怨怼之心?
长孙皇后道:“其实德妃这么想,倒也不奇怪,女子不能抚养自己的儿女,心中有所不平,也是人之常情。”
难道还能强求德妃对这一切心安理得的接受吗?但四皇子亲近养母,倒也没错,毕竟有抚养之恩,贵妃家族也能带给他助力,从利益的角度上也说得过去。
只要四皇子孝顺生母,倒也没什么可以苛求的。
她戏言道:“若二郎将我的孩子们抱走,给其他妃子抚养,那我也是要生气的。”
李世民大惊:“我又不是疯了,做什么要让别人抚养你我的儿女?”
哪怕是大清,也只是不让嫔以下的妃子抚养,怎么可能不让皇后养育自己的子女。
何况宫里人这么多,也不一定非得由帝后亲自照顾孩子,否则好几个孩子,一个个照顾,不得累死?
哪怕皇后不在了,他也不可能让其他妃子来抚养皇后的子女。
【一母同胞却又不在一起长大,兄弟关系可能就不是那么真挚,而雍正皇帝又不是什么心胸宽阔,愿意包容于自己相争的同胞兄弟的人。尤其是当四皇子胜出以后,他们之间的关系就越发恶劣了。是的,最后的胜出者是四皇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
【胤禵一直非常受康熙皇帝爱重,经常把他的儿子带在身边,虽然他没有亲王的爵位,但他的几个儿子结婚,用的都是亲王长子的规格,康熙皇帝还频繁赏赐他,待遇非同一般。因此,他具备有力的争储资格,但最后还是输给了胤禛,但这个所谓的输赢,也是一笔糊涂账。】
刘彻慵懒地说:“想要争储,广结党羽、营造贤名,可以说是很愚蠢的行为了。”
当儿子的有才有德,也有本事,这是好事,但皇帝的儿子就不一样了。
亲爹还活着,当儿子的却整出各种贤名来,还让皇帝看到了你的支持者有多少,这不是找死吗?
你以为自己是众望所归,实际上是死到临头而不自知,皇帝是不会允许一个声望巨大的皇子成为皇帝的。
在皇帝眼里,这样的行为就是包藏祸心。
卫子夫闻言,目光一动,暗暗记在心里。
做皇帝的,哪个不难缠?若刘据日后长大,也如这个八皇子一般培养自己的势力,无异于是大忌。
康熙皇帝冷笑说:“这个蠢货,他以为自己有足够大的势力,就可以得到看重,从而继位了吗?”
在他看来,八皇子还是太嫩了,只顾着积累好名声,交好王公大臣,却忘了废太子是怎么败的。
亲爹还活着呢,你就敢这么嚣张,等亲爹死了,你再礼贤下士也不迟!
他对这个儿子产生了深深的不喜,决定不让这个孩子出生了。
后宫那么多女人,不差一个良妃,也不差一个八皇子。
【这对兄弟之间的关系有些特别,他们都是孝恭仁皇后乌雅氏的儿子,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但说句实话,这对同胞兄弟还不如其他异母兄弟呢,说来也是清朝后宫一项特殊制度的锅。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是康熙皇帝的德妃,她生育四皇子的时候,似乎连嫔都不是,其本人出身也比较低微,为正黄旗包衣。】
【清初,后宫有一个规矩,级别在嫔以下的妃子不可以抚养自己的子女,于是四皇子出生后,并没有养在母亲身边,而是由孝懿仁皇后抚养,这位皇后当时还是贵妃,她是康熙皇帝的表妹,因此地位比较特殊。十四皇子则不同,他是孝恭仁皇后成为德妃后生下的孩子,虽然不知道感情怎么样,但肯定比四皇子要好。】
李世民皱眉道:“不准生母妃子抚养自己的儿女,这不是胡闹吗?”
“母子亲情也是需要培养的,让别的女人抚养孩子,那孩子的生母又该如何与孩子相处?”
长孙皇后也道;“母子分离,做母亲的心该有多难受,这不是破坏母子天性吗?”
虽说是亲母子,可要是小小年纪就被抱走,又哪里来的母子感情呢?也只是空有母子的名头罢了。
刘彻道:“若是让专人抚养皇子公主也就罢了,把孩子从生母身边抱走,却是交给另一个女人抚养,这就有些……”
他虽然不能共情女性的想法,但基本道理还是懂的,哪怕是自己的子女,若是不由自己抚养,母子之情恐怕也有限。
武皇后道:“若大唐也有这样的规矩,那我的孩子岂不是生下来就要被萧淑妃或是王皇后抚养?”
她摇了摇头,说道:“那我对那个孩子恐怕也会少许多慈母之心。”
她的慈母之心本来就有限。
【这种关系其实很好理解,德妃怀胎十月生下了四皇子,但碍于规矩,她没办法亲自抚养这个孩子,只能让别的女人抚养,而这个女人还拥有她自己不曾拥有的东西——那就是家世。孝懿仁皇后出身高贵,本身又得康熙皇帝看重,她快死的时候还要让她做皇后冲喜,地位非同一般。而四皇子也不是个傻子,他知道做德妃的儿子,和做皇贵妃的儿子是不一样的。】
【皇贵妃的母族同样也是康熙皇帝的母族,带给四皇子的利益是难以估量的,因此他对皇贵妃和她的母族都是非常亲近的。在德妃眼里,这种行为就对她不是那么友好了,可以说是认贼做母,对这个大儿子她肯定喜欢不上来,更喜欢十四皇子。因为没有母亲可以接受自己的儿子一出生就被别人抱走,和别的女人母慈子孝,虽说生恩不及养恩,但德妃是想养但养不了,因此她并不喜欢这个儿子。】
康熙皇帝道:“嫔以下妃嫔不允许抚养子嗣,这是规矩,何况皇子公主都住在南三所,难道还能亏待了他们不成?”
他不觉得这个行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这既是为了防止母子感情太深,以至于影响朝政,也是为了让妃子更加专心服侍帝王。
他让贵妃养育四皇子,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难道德妃竟然还敢有什么怨怼之心?
长孙皇后道:“其实德妃这么想,倒也不奇怪,女子不能抚养自己的儿女,心中有所不平,也是人之常情。”
难道还能强求德妃对这一切心安理得的接受吗?但四皇子亲近养母,倒也没错,毕竟有抚养之恩,贵妃家族也能带给他助力,从利益的角度上也说得过去。
只要四皇子孝顺生母,倒也没什么可以苛求的。
她戏言道:“若二郎将我的孩子们抱走,给其他妃子抚养,那我也是要生气的。”
李世民大惊:“我又不是疯了,做什么要让别人抚养你我的儿女?”
哪怕是大清,也只是不让嫔以下的妃子抚养,怎么可能不让皇后养育自己的子女。
何况宫里人这么多,也不一定非得由帝后亲自照顾孩子,否则好几个孩子,一个个照顾,不得累死?
哪怕皇后不在了,他也不可能让其他妃子来抚养皇后的子女。
【一母同胞却又不在一起长大,兄弟关系可能就不是那么真挚,而雍正皇帝又不是什么心胸宽阔,愿意包容于自己相争的同胞兄弟的人。尤其是当四皇子胜出以后,他们之间的关系就越发恶劣了。是的,最后的胜出者是四皇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
【胤禵一直非常受康熙皇帝爱重,经常把他的儿子带在身边,虽然他没有亲王的爵位,但他的几个儿子结婚,用的都是亲王长子的规格,康熙皇帝还频繁赏赐他,待遇非同一般。因此,他具备有力的争储资格,但最后还是输给了胤禛,但这个所谓的输赢,也是一笔糊涂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