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小说123网www.txt123.cc】,元尊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康熙皇帝一字一顿道;“与外国势力达成一致?”
南怀仁惊恐地发现,皇帝的脸已经黑沉沉的了,显然是十分震怒的。
康熙皇帝道:“我大清内部的权力斗争,居然还要看洋人的脸色……”
他说着,脸上的表情愈发狰狞:“今日干涉我朝内政,明日是不是要插手帝位传承了?”
雍正皇帝焦急地说:“纵使能够罢黜顾命大臣,大清内部恐怕也要受到洋人的影响了!”
太后夺权,亲王都要看洋人的脸色,以后大清再想要干什么,是不是没有洋人的点头,就干不成了?
乾隆皇帝冷笑道:“什么爱新觉罗的大清,干脆叫洋人的大清好了!”
他什么时候受过这委屈?因为那该死的不肖子孙,他居然也尝到了受制于人的滋味!
【在谋划的时候,慈禧太后担心外国人的态度,奕?表示洋人们没有异议,可见他早已与洋人们谋划好了,只差实施计划了。随后,恭亲王回到了北京。不久,山东道监察御史董元醇请皇太后理政,并挑选一两位亲王辅佐。慈禧太后见状,便要顺着他的上奏,让载垣等人传旨。载垣等人却搬出了大清没有皇太后垂帘的旧制,严厉驳斥了这个提议,慈禧太后又召见载垣等人,对方的态度让慈禧太后气得不行。】
康熙皇帝喝了口茶,试图压抑内心熊熊燃烧的怒火,结果越喝越烦,猛地将茶盏摔到地上。
他道:“我大清的皇帝和太后居然要看洋人的脸色,这还是我大清吗?!”
就算王朝末路,国力弱了一些,也不能如此懦弱吧?!
大汉都要完蛋了,还能抽周边邻居几个大嘴巴子,不求能像大汉一样,起码不要像大宋吧?
雍正皇帝叹道:“这就是势不如人的滋味吗?”
说实话, 虽然八爷党上蹿下跳很烦,可比起洋人,八爷都显得眉清目秀了许多!
究竟是为什么呢?大清为什么要堕落到那个样子了?
【在他们看来,皇太后就算是新帝生母,那也是个后宫女人,大清后妃不得干政,没有哪个太后是可以参与朝政的。他们言辞之中,还提到“赞襄皇上,不能听太后之命”,“请太后看折,亦系多余之事”,还拟了一封痛斥的谕旨,明显是把慈禧太后当成了不安分的女人。慈禧太后脸色都变了,两手也气得直发抖。同治皇帝才六岁,根本不懂事,吓得哇哇大哭,还尿湿了慈禧太后的衣服,还是慈安太后居中调和,表示明天再说吧。】
乾隆皇帝怒道:“就算后妃不得干政,也容不得他们如此猖狂!”
后妃不能干政是一回事,态度不敬又是另一回事了。
哪怕是他这个皇帝,都不可能对太后有什么不敬,还要竭力表现出孝顺的姿态。
刘询啧啧道:“这哪里是顾命大臣,这是权臣啊!”
不对,哪怕是霍光这种级别的权臣,也不会把不敬摆在脸上,废掉海昏侯的时候,霍光也是一派优雅、情真意切的。
武皇后嗤笑,心道女人又如何?若这顾命大臣真是治世能臣就罢了,怕的就是没什么能力,胆子却很大。
康熙皇帝冷冷地说:“这些顾命大臣不能留了。”
慈禧太后再怎么不安分,她都是皇帝生母,也是皇帝意志的代行者,不尊重太后,也就是不尊重皇帝。
【次日一早,慈禧太后却并没有如约召见,载垣便开始威胁,有什么折子发下来,也不打开看,等到中午,慈禧太后似乎是服软了,把先前拟好的谕旨发下,载垣等人要求盖章,慈禧太后也满口答应。见状,载垣等人也开始正常办事了,他们得意地想,太后已经屈服于他们了,深宫妇人果然不堪一击,早这样不就好了?事实上,这都是慈禧太后麻痹他们的手段罢了。】
雍正皇帝冷笑道:“果真是狼子野心!”
后妃不得干政,这是祖宗家法,可大臣尽忠职守,也是祖宗家法。
顾命大臣现在就敢威胁太后,下次又要做什么?是不是有什么想做的,也要威胁太后啊?
刘邦悠悠地说:“可不能小瞧女人,你说是吧,皇后?”
吕雉一笑:“是啊,女人可不是那么好得罪的。”
若她在刘邦死后软弱可欺,想必她和刘盈已经是朝堂之上的摆设了。
【一月后,慈禧太后让醇郡王奕譞草拟谕旨,准备动身回北京城,醇郡王是她的妹夫。九月二十三日,咸丰帝的梓宫开始运往京城,肃顺和奕?跟在梓宫之后,两宫太后和同治皇帝则从小路前进,载垣、端华、景寿和穆荫等人随同前往。八位顾命大臣中,最核心的人物便是载垣、端华和肃顺三人,趁着这次回京,三位同气连枝的顾命大臣就这么被悄无声息地分化了。】
邓绥面露欣赏:“这倒是巧妙!”
借着先帝梓宫和回京的时机将顾命大臣分开,谁都找不出错来,既不会惊动别人,又能达到分化的目的。
一个顾命大臣不可怕,可怕的是八位联合的顾命大臣。
正是因为顾命大臣们想法一致,利益相和,才敢对慈禧太后这么放肆。
武皇后笑得很开心,这就是轻视后宫妇人的下场!
一个能从后宫脱颖而出的女人,必定不会是什么愚蠢之人。
雍正看得点头,心道若慈禧太后的治国水平与她的政治水平一样,那就太好了。
皇帝立不起来,太后立起来,也是一样的,横竖皇帝才六岁,这样的黄口小儿懂什么呢?
太后把持朝政,总比权臣要好一些。
【几天后,慈禧到达石槽,钦差大臣、兵部右侍郎胜保再次重提太后垂帘,亲王辅政一事。次日,慈禧太后等人进入紫禁城,两位大学士,户部尚书沈兆霖、刑部尚书赵光上疏请慈禧太后听政。一切准备就绪,慈禧太后以皇帝名义发布谕旨,首先将三位核心人物解职,又将其余五人赶出军机处,罪名是没有尽心与洋人和谈,阻挠咸丰皇帝回到紫禁城,反对太后参与朝政等。】
康熙皇帝一字一顿道;“与外国势力达成一致?”
南怀仁惊恐地发现,皇帝的脸已经黑沉沉的了,显然是十分震怒的。
康熙皇帝道:“我大清内部的权力斗争,居然还要看洋人的脸色……”
他说着,脸上的表情愈发狰狞:“今日干涉我朝内政,明日是不是要插手帝位传承了?”
雍正皇帝焦急地说:“纵使能够罢黜顾命大臣,大清内部恐怕也要受到洋人的影响了!”
太后夺权,亲王都要看洋人的脸色,以后大清再想要干什么,是不是没有洋人的点头,就干不成了?
乾隆皇帝冷笑道:“什么爱新觉罗的大清,干脆叫洋人的大清好了!”
他什么时候受过这委屈?因为那该死的不肖子孙,他居然也尝到了受制于人的滋味!
【在谋划的时候,慈禧太后担心外国人的态度,奕?表示洋人们没有异议,可见他早已与洋人们谋划好了,只差实施计划了。随后,恭亲王回到了北京。不久,山东道监察御史董元醇请皇太后理政,并挑选一两位亲王辅佐。慈禧太后见状,便要顺着他的上奏,让载垣等人传旨。载垣等人却搬出了大清没有皇太后垂帘的旧制,严厉驳斥了这个提议,慈禧太后又召见载垣等人,对方的态度让慈禧太后气得不行。】
康熙皇帝喝了口茶,试图压抑内心熊熊燃烧的怒火,结果越喝越烦,猛地将茶盏摔到地上。
他道:“我大清的皇帝和太后居然要看洋人的脸色,这还是我大清吗?!”
就算王朝末路,国力弱了一些,也不能如此懦弱吧?!
大汉都要完蛋了,还能抽周边邻居几个大嘴巴子,不求能像大汉一样,起码不要像大宋吧?
雍正皇帝叹道:“这就是势不如人的滋味吗?”
说实话, 虽然八爷党上蹿下跳很烦,可比起洋人,八爷都显得眉清目秀了许多!
究竟是为什么呢?大清为什么要堕落到那个样子了?
【在他们看来,皇太后就算是新帝生母,那也是个后宫女人,大清后妃不得干政,没有哪个太后是可以参与朝政的。他们言辞之中,还提到“赞襄皇上,不能听太后之命”,“请太后看折,亦系多余之事”,还拟了一封痛斥的谕旨,明显是把慈禧太后当成了不安分的女人。慈禧太后脸色都变了,两手也气得直发抖。同治皇帝才六岁,根本不懂事,吓得哇哇大哭,还尿湿了慈禧太后的衣服,还是慈安太后居中调和,表示明天再说吧。】
乾隆皇帝怒道:“就算后妃不得干政,也容不得他们如此猖狂!”
后妃不能干政是一回事,态度不敬又是另一回事了。
哪怕是他这个皇帝,都不可能对太后有什么不敬,还要竭力表现出孝顺的姿态。
刘询啧啧道:“这哪里是顾命大臣,这是权臣啊!”
不对,哪怕是霍光这种级别的权臣,也不会把不敬摆在脸上,废掉海昏侯的时候,霍光也是一派优雅、情真意切的。
武皇后嗤笑,心道女人又如何?若这顾命大臣真是治世能臣就罢了,怕的就是没什么能力,胆子却很大。
康熙皇帝冷冷地说:“这些顾命大臣不能留了。”
慈禧太后再怎么不安分,她都是皇帝生母,也是皇帝意志的代行者,不尊重太后,也就是不尊重皇帝。
【次日一早,慈禧太后却并没有如约召见,载垣便开始威胁,有什么折子发下来,也不打开看,等到中午,慈禧太后似乎是服软了,把先前拟好的谕旨发下,载垣等人要求盖章,慈禧太后也满口答应。见状,载垣等人也开始正常办事了,他们得意地想,太后已经屈服于他们了,深宫妇人果然不堪一击,早这样不就好了?事实上,这都是慈禧太后麻痹他们的手段罢了。】
雍正皇帝冷笑道:“果真是狼子野心!”
后妃不得干政,这是祖宗家法,可大臣尽忠职守,也是祖宗家法。
顾命大臣现在就敢威胁太后,下次又要做什么?是不是有什么想做的,也要威胁太后啊?
刘邦悠悠地说:“可不能小瞧女人,你说是吧,皇后?”
吕雉一笑:“是啊,女人可不是那么好得罪的。”
若她在刘邦死后软弱可欺,想必她和刘盈已经是朝堂之上的摆设了。
【一月后,慈禧太后让醇郡王奕譞草拟谕旨,准备动身回北京城,醇郡王是她的妹夫。九月二十三日,咸丰帝的梓宫开始运往京城,肃顺和奕?跟在梓宫之后,两宫太后和同治皇帝则从小路前进,载垣、端华、景寿和穆荫等人随同前往。八位顾命大臣中,最核心的人物便是载垣、端华和肃顺三人,趁着这次回京,三位同气连枝的顾命大臣就这么被悄无声息地分化了。】
邓绥面露欣赏:“这倒是巧妙!”
借着先帝梓宫和回京的时机将顾命大臣分开,谁都找不出错来,既不会惊动别人,又能达到分化的目的。
一个顾命大臣不可怕,可怕的是八位联合的顾命大臣。
正是因为顾命大臣们想法一致,利益相和,才敢对慈禧太后这么放肆。
武皇后笑得很开心,这就是轻视后宫妇人的下场!
一个能从后宫脱颖而出的女人,必定不会是什么愚蠢之人。
雍正看得点头,心道若慈禧太后的治国水平与她的政治水平一样,那就太好了。
皇帝立不起来,太后立起来,也是一样的,横竖皇帝才六岁,这样的黄口小儿懂什么呢?
太后把持朝政,总比权臣要好一些。
【几天后,慈禧到达石槽,钦差大臣、兵部右侍郎胜保再次重提太后垂帘,亲王辅政一事。次日,慈禧太后等人进入紫禁城,两位大学士,户部尚书沈兆霖、刑部尚书赵光上疏请慈禧太后听政。一切准备就绪,慈禧太后以皇帝名义发布谕旨,首先将三位核心人物解职,又将其余五人赶出军机处,罪名是没有尽心与洋人和谈,阻挠咸丰皇帝回到紫禁城,反对太后参与朝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