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小说123网www.txt123.cc】,元尊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不太懂军事方面,写得比较理想化)
有一件事,岳飞一直不明白,那就是官家为何突然性情大变了。
天幕结束后,朝野民间一片哗然,秦桧被打为奸佞之臣,当今官家被指斥为千古昏君。
岳飞从威名盖世的岳爷爷,摇身一变成了壮志难酬的悲情英雄,军队险些哗变。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官家转变得非常之快,不但连发十二道金牌催促岳飞北伐,还把他最信任的秦桧给下狱了。
其实就算他不动手,百姓也不会放过秦桧这个祸害,但他一出手,明显名正言顺了。
不少人心里纳闷,官家怎么顷刻间变了一副嘴脸?
有人道;“这你就不懂了吧?官家胆小如鼠,但也懂得道理,秦桧引得民怨四起,他本人也是自身难保,将秦桧下狱,不就是在挽回他自己的名声吗?”
官家再如何混账,大臣们也不能把他给拉下马,如今官家回头是岸,无论是真是假,朝臣们自然要将罪过都推到秦桧头上。
可要只是杀秦桧,还算不得性情大变,顶多算自保,最令人不敢相信的是,他居然真的支持岳飞北伐,且从未生过退缩的心思。
直到岳飞直捣黄龙,一雪靖康之耻,赵构也没有再明面上有过任何猜忌的心思和行为,这就很不正常了。
当今官家是个什么德性,天幕那么一说,也没有人不知道,说难听点就是个卖国贼,几千年来能跟他比肩的也就那么寥寥几个。
也不知二圣的血脉是怎么回事,一家子都是奇形怪状的。
好在,官家突然变了心思,全力支持北伐,天下抗金的队伍再次活跃起来。
又有岳飞这样的不世名将,大宋丢掉的许多土地被陆续收复,金国无力攻灭南宋,又丢了大半地盘,只好龟缩在方寸之地,短暂喘息。
趁着大宋形势正好,官家却准备与金国议和,这可是捅了主战派的马蜂窝。
官家好不容易硬气一会,怎么又软了?这么好的机会,浪费了可惜啊!
朝中被打压得主和派心思再次活泛了起来,不少人都支持议和。
韩世忠火速进宫求见:“官家,不能议和啊!金人颓势已显,若是议和,岂非放虎归山,留下祸患?”
官家笑吟吟地说:“良臣还是不如鹏举沉着冷静啊。”
自从他性情大变,就开始称呼韩岳二人的表字。
韩世忠顾不上什么礼仪了,焦急地说:“官家叫臣如何冷静!官家明明已经决意北伐,为何突然、突然——”
他不明白,难道官家又变了吗?多好的机会,为什么要生生放弃?!
赵官家笑叹:“良臣放心,朕并非是要放弃北伐,只是现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韩世忠愣住了:“更重要的事情?”
赵官家道;“我宋室子民尚且沦落于金人之手,朕是皇宋之君,怎能弃他们于不顾?”
韩世忠恍然:“官家是想要先带回被俘的军民,再……”
赵官家微微一笑,寒气四溢:“良臣明白就好。”
韩世忠满腔愤怒地入宫,晕晕乎乎地出来,但那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前线有岳飞弹压,并没有出错,朝中主战派得了官家的暗示,也没有再抗议。
唯有主战派得意洋洋,以为官家总算知道该怎么做了。
宋朝提出议和,筋疲力尽的金人迫不及待地答应了下来,虽然有重臣心存疑虑,但在金人举国上下的厌战思想面前,也说不出什么。
经过两国官员的讨价还价,宋金两国签订了《绍兴和约》,条款大约如下:两国各自退兵,划定边界,金国要向宋国赔款,归还从前掳掠的财物,最重要的是归还被俘的宋人,包括死人。
金人被逼到绝路,如今天降馅饼,自然要一口咬住,谈判了几轮后,咬牙答应了。
他们几乎是掏空了国库,才把赔款付清,从宋朝掳掠的财物大半也都忍痛归还,一些损坏的也都自掏腰包填补。
最重要的是,无数饱受蹂躏的大宋子民终于可以还乡了。
太上道君皇帝后妃无数,有些运气好的死在靖康之变前,其他人运气就不太好了,与道君皇帝一起被俘虏到了五国城。
其中郑皇后等人在五国城去世,但还有乔贵妃、崔贵妃等大部分妃子们活着。
还有道君皇帝的子女们,也是要带回的对象。儿子还好,顶多是吃点苦头,女儿就惨了,除去年纪太小的,大都被金人抢夺瓜分,生不如死。
当她们知道官家打了胜仗,要把她们带回去的时候,还活着的帝姬纷纷喜极而泣,又想起早早被今人折磨死的安德帝姬、保福帝姬,可谓是又喜又痛。
喜的是可以回家了,痛的却是有些姐妹却看不到这一天了,只能带走她们的尸骨。
太上渊圣皇帝的后妃和子女都比父亲少许多,但也要按照名册一一带回。
赵官家还特地嘱咐,朱皇后虽然死了,但她的尸骨一定要带回,也不负她的刚烈了。
折腾了好些日子,男男女女们终于回到了故土,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个难题。
无数女子被俘北上,她们遭遇了什么,世人皆知,现在她们活着回来了,有不少人都表示:这些女子受到了玷污。
女子不能守贞,那么就该像朱皇后一样自杀,怎么还有脸活在这个世上?
有人赞同,但也有人反对。
反对的理由很简单,女子不能守贞,男子也没见能守国啊!
这天底下无耻的人有很多,但正直的人也不少,有的人为了贞洁可以逼女子去死,但也有的人敢于据理力争。
最后还是赵官家下旨,严禁世人为了所谓的贞洁名声,逼迫女子去死。
平民若是这么做,要判刑、罚款,官员这么做,就是去官,这才把风波压了下去。
靖康之耻后的风气变得有些保守,但问题不是很大。
不过,虽然朝廷明令禁止,但民间对此的议论一直没有平息,支持派和反对派围绕贞洁问题的争论,给后世人留下了不少可供研究的资料。
(不太懂军事方面,写得比较理想化)
有一件事,岳飞一直不明白,那就是官家为何突然性情大变了。
天幕结束后,朝野民间一片哗然,秦桧被打为奸佞之臣,当今官家被指斥为千古昏君。
岳飞从威名盖世的岳爷爷,摇身一变成了壮志难酬的悲情英雄,军队险些哗变。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官家转变得非常之快,不但连发十二道金牌催促岳飞北伐,还把他最信任的秦桧给下狱了。
其实就算他不动手,百姓也不会放过秦桧这个祸害,但他一出手,明显名正言顺了。
不少人心里纳闷,官家怎么顷刻间变了一副嘴脸?
有人道;“这你就不懂了吧?官家胆小如鼠,但也懂得道理,秦桧引得民怨四起,他本人也是自身难保,将秦桧下狱,不就是在挽回他自己的名声吗?”
官家再如何混账,大臣们也不能把他给拉下马,如今官家回头是岸,无论是真是假,朝臣们自然要将罪过都推到秦桧头上。
可要只是杀秦桧,还算不得性情大变,顶多算自保,最令人不敢相信的是,他居然真的支持岳飞北伐,且从未生过退缩的心思。
直到岳飞直捣黄龙,一雪靖康之耻,赵构也没有再明面上有过任何猜忌的心思和行为,这就很不正常了。
当今官家是个什么德性,天幕那么一说,也没有人不知道,说难听点就是个卖国贼,几千年来能跟他比肩的也就那么寥寥几个。
也不知二圣的血脉是怎么回事,一家子都是奇形怪状的。
好在,官家突然变了心思,全力支持北伐,天下抗金的队伍再次活跃起来。
又有岳飞这样的不世名将,大宋丢掉的许多土地被陆续收复,金国无力攻灭南宋,又丢了大半地盘,只好龟缩在方寸之地,短暂喘息。
趁着大宋形势正好,官家却准备与金国议和,这可是捅了主战派的马蜂窝。
官家好不容易硬气一会,怎么又软了?这么好的机会,浪费了可惜啊!
朝中被打压得主和派心思再次活泛了起来,不少人都支持议和。
韩世忠火速进宫求见:“官家,不能议和啊!金人颓势已显,若是议和,岂非放虎归山,留下祸患?”
官家笑吟吟地说:“良臣还是不如鹏举沉着冷静啊。”
自从他性情大变,就开始称呼韩岳二人的表字。
韩世忠顾不上什么礼仪了,焦急地说:“官家叫臣如何冷静!官家明明已经决意北伐,为何突然、突然——”
他不明白,难道官家又变了吗?多好的机会,为什么要生生放弃?!
赵官家笑叹:“良臣放心,朕并非是要放弃北伐,只是现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韩世忠愣住了:“更重要的事情?”
赵官家道;“我宋室子民尚且沦落于金人之手,朕是皇宋之君,怎能弃他们于不顾?”
韩世忠恍然:“官家是想要先带回被俘的军民,再……”
赵官家微微一笑,寒气四溢:“良臣明白就好。”
韩世忠满腔愤怒地入宫,晕晕乎乎地出来,但那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前线有岳飞弹压,并没有出错,朝中主战派得了官家的暗示,也没有再抗议。
唯有主战派得意洋洋,以为官家总算知道该怎么做了。
宋朝提出议和,筋疲力尽的金人迫不及待地答应了下来,虽然有重臣心存疑虑,但在金人举国上下的厌战思想面前,也说不出什么。
经过两国官员的讨价还价,宋金两国签订了《绍兴和约》,条款大约如下:两国各自退兵,划定边界,金国要向宋国赔款,归还从前掳掠的财物,最重要的是归还被俘的宋人,包括死人。
金人被逼到绝路,如今天降馅饼,自然要一口咬住,谈判了几轮后,咬牙答应了。
他们几乎是掏空了国库,才把赔款付清,从宋朝掳掠的财物大半也都忍痛归还,一些损坏的也都自掏腰包填补。
最重要的是,无数饱受蹂躏的大宋子民终于可以还乡了。
太上道君皇帝后妃无数,有些运气好的死在靖康之变前,其他人运气就不太好了,与道君皇帝一起被俘虏到了五国城。
其中郑皇后等人在五国城去世,但还有乔贵妃、崔贵妃等大部分妃子们活着。
还有道君皇帝的子女们,也是要带回的对象。儿子还好,顶多是吃点苦头,女儿就惨了,除去年纪太小的,大都被金人抢夺瓜分,生不如死。
当她们知道官家打了胜仗,要把她们带回去的时候,还活着的帝姬纷纷喜极而泣,又想起早早被今人折磨死的安德帝姬、保福帝姬,可谓是又喜又痛。
喜的是可以回家了,痛的却是有些姐妹却看不到这一天了,只能带走她们的尸骨。
太上渊圣皇帝的后妃和子女都比父亲少许多,但也要按照名册一一带回。
赵官家还特地嘱咐,朱皇后虽然死了,但她的尸骨一定要带回,也不负她的刚烈了。
折腾了好些日子,男男女女们终于回到了故土,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个难题。
无数女子被俘北上,她们遭遇了什么,世人皆知,现在她们活着回来了,有不少人都表示:这些女子受到了玷污。
女子不能守贞,那么就该像朱皇后一样自杀,怎么还有脸活在这个世上?
有人赞同,但也有人反对。
反对的理由很简单,女子不能守贞,男子也没见能守国啊!
这天底下无耻的人有很多,但正直的人也不少,有的人为了贞洁可以逼女子去死,但也有的人敢于据理力争。
最后还是赵官家下旨,严禁世人为了所谓的贞洁名声,逼迫女子去死。
平民若是这么做,要判刑、罚款,官员这么做,就是去官,这才把风波压了下去。
靖康之耻后的风气变得有些保守,但问题不是很大。
不过,虽然朝廷明令禁止,但民间对此的议论一直没有平息,支持派和反对派围绕贞洁问题的争论,给后世人留下了不少可供研究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