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后事
收藏【小说123网www.txt123.cc】,元尊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青州城外的战况并未传开,打扫好战场后,齐国公调转马头往并州方向而去。
那里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并州刺史是先皇的旧部,曾经也是和齐国公一起上过战场的老人。
想到对方最终选择了赵王,并随赵王一同谋反,齐国公便心中不适,直骂对方糊涂。
不过此时也多说无益,接下来即便是老友也要兵戎相见了。
希望程将军动作够快,能在对方反应过来前来个里应外合。
……
并州城此时已经封城戒严,城中一片静谧无声,只有刺史府方向隐约可见盛大的火光。
程将军领着先锋军已经将刺史府团团围住。
原本以为能生擒赵王,却没有想到对方会打个回马枪,倒是便宜了中路。
不过他也不亏,第一时间调集兵马往并州方向而来。
没有了赵王,赵王世子也可以立功不是。
毕竟这并州刺史的嫡女是赵王世子的世子妃,周皓庭提交的罪证上,并州刺史一直是赵王起兵谋反的强有力支持者,
看着眼前紧闭的房门,程将军手一挥,底下的士兵一拥而上。
很快,刺史府内便响起了惊叫声和呼喊声,随后变成了刀剑碰撞的声音。
不过,并没有持续多久,刺史府内的声音便再次归为了静谧。
毕竟在强有力、犹如神兵的武器面前很难有人能够升起反抗之心。
程将军步入刺史府,对于四处喷洒的鲜血和尸体视而不见,快步走到了被五花大绑的并州刺史面前。
程将军倒是给与了并州刺史足够的体面,只是将人捆绑,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被兵卒压迫着跪在地上。
环视了一圈,并没有看到想要看到的人。
程将军问道:“赵王世子呢?”问的是一旁的亲卫,眼睛却是看向了有些狼狈的并州刺史。
马上就有士兵出列禀报赵王世子先一步带着家眷逃离了。
程将军却并不着急,自己的先锋军已经早早控制了城门,即便赵王世子有三头六臂也很难能够出得了这个并州城。
更何况,齐国公的部队也在赶来的路上。
根本不用程将军多说,手下的亲卫早已经派人搜寻赵王世子的下落。
因此,程将军很能沉得住气,语气倒是颇为和缓的对并州刺史说道:“马刺史,经年不见,没想到再见是这种境况。”
以前在京城的时候,程将军也曾经和马刺史在朝堂上有过交集,没想到再见居然是现在这副景象了。
真叫人颇为唏嘘。
马刺史虽然脸色苍白,但是神色还算沉稳,想来对今天的局势早有了心理准备。
“成王败寇而已,马某死不足惜,只希望程将军能不牵连马某家眷。”
程将军看了眼后面一排被绑缚的老人、妇孺和孩童,此刻他们都是脸色仓惶的看着身边提刀看押的士兵,一个个神色绝望凄惶。
“程某可以保证我和齐国公手下的兵士不会欺凌他们,但是最后如何发落自然是由太子殿下定夺。”
马刺史神色一暗,知道这已经是对方能够给予的最大的承诺了,只能神色黯然的点点头。
程将军看着好像一下子苍老了十岁的马刺史,暗自摇了摇头。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从龙之功从来不是这么简单的。
另一边,赵王世子果然如程将军所预料的一般,还没有到城门口就已经被并州城内把守要道搜查的先锋军士兵给发现了。
也不知道赵王世子是真的武不行还是顾及家眷,并没有怎么反抗便被兵士们抓住了。
等到齐国公率领的部队到达并州城外的时候,程将军已经将并州刺史和赵王世子及其一众家眷押解下去,等着齐国公的到来。
看着程将军一脸的喜色,齐国公也不扫他的兴,虽然手刃赵王首级的功劳被自己抢了,但是生擒并州刺史和赵王世子也算是大功一件,不由得程将军不高兴了。
再加上根据清点,这次因为有奇兵、神药相助,士兵的伤亡远远低于预先的估计,可以说两人此行的功劳都不小,回去加官进爵是不成问题的。
虽然齐国公再进一步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能给后辈子侄得个恩荫的名额还是可以的。
因此两人很是神清气爽。
而京城这边紧张的气氛随着捷报的不断传来也渐渐消融。
特别是在赵王伏诛和赵王世子被生擒的消息传来之后,朝野上下都为之一振。
以往朝廷上倾向赵王一脉的大臣此刻都人人自危,不少人直接调转口风要求将赵王世子以及其家眷严惩。
可见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
不过让大臣们捉摸不透的是太子对此一直没有表态,严惩赵王一脉的争论一直持续到了赵王世子及并州刺史被押解进京还没得出个结论来。
一周之后,京城城门处迎来了凯旋而归的军队,跟着的自然还有被活抓的赵王世子、并州刺史及其家眷、子嗣。
太后初始听说赵王中箭而亡的消息时很是伤心了一番,但因为要顾及赵王的后代子孙,她自然也不敢伤心太过,只能勉力支撑虚弱的身体求太子给赵王仅存的几个子嗣留条活路。
武朝的皇室子嗣都不丰盈,当朝皇帝育有太子及二皇子、长公主和三公主。
赵王子嗣则更加少,只育有一子一女,还有孙子二人、孙女三人。
这在皇家来说实在算不上子嗣丰盈。
知道赵王世子可能保不住,太后自然要尽可能的保住赵王的孙子、孙女。
随后,朝堂上便是对赵王的申斥和其子嗣的处置问题进行了讨论。
这些毕竟前朝都是有先例的事情,大臣们倒是没有多花费多少时间,太子也只不过是基于安抚太后才多费了点心思讨论了一番。
最后赐赵王世子一杯毒酒,而其子嗣太子则是定下了一个南蛮的封地,让他们永世不得入京,这事就算是了结了。
也因为此事,太后自此就始终缠绵病榻,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了。
不过,这也都是后话了。
青州刺史虽然没有参与赵王的叛乱,但也在不少事情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虽然在青州疫病控制和治疗上做出了得宜的处置安排,现在青州那边的疫情并未完全结束,还需要青州刺史继续稳定,此时不宜更换刺史人选。
再加上周皓庭也为其说了一番好话。
太子最后还是没有将其革职,但也去信申斥了一番就将此事揭过了。
好歹刺史之位是保住了,青州刺史也就此松了口气。
而距离青州城不远的昌平县内某间昏暗潮湿的牢房里。
一个身穿一身发白起毛道袍,一头发髻散乱还插着枯草的道士正跛着一只脚从地上移动到床上,从一堆稻草里翻出一本已经被翻得破烂不堪,封面还缺失的一个册子出来。
嘴里还神神叨叨的不知道在念着什么,伸出右手在空中胡乱的比划着。
门外路过的衙役似乎对此已经见怪不怪,摇了摇头便走开了。
“这是又发疯了吧?”
青州城外的战况并未传开,打扫好战场后,齐国公调转马头往并州方向而去。
那里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并州刺史是先皇的旧部,曾经也是和齐国公一起上过战场的老人。
想到对方最终选择了赵王,并随赵王一同谋反,齐国公便心中不适,直骂对方糊涂。
不过此时也多说无益,接下来即便是老友也要兵戎相见了。
希望程将军动作够快,能在对方反应过来前来个里应外合。
……
并州城此时已经封城戒严,城中一片静谧无声,只有刺史府方向隐约可见盛大的火光。
程将军领着先锋军已经将刺史府团团围住。
原本以为能生擒赵王,却没有想到对方会打个回马枪,倒是便宜了中路。
不过他也不亏,第一时间调集兵马往并州方向而来。
没有了赵王,赵王世子也可以立功不是。
毕竟这并州刺史的嫡女是赵王世子的世子妃,周皓庭提交的罪证上,并州刺史一直是赵王起兵谋反的强有力支持者,
看着眼前紧闭的房门,程将军手一挥,底下的士兵一拥而上。
很快,刺史府内便响起了惊叫声和呼喊声,随后变成了刀剑碰撞的声音。
不过,并没有持续多久,刺史府内的声音便再次归为了静谧。
毕竟在强有力、犹如神兵的武器面前很难有人能够升起反抗之心。
程将军步入刺史府,对于四处喷洒的鲜血和尸体视而不见,快步走到了被五花大绑的并州刺史面前。
程将军倒是给与了并州刺史足够的体面,只是将人捆绑,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被兵卒压迫着跪在地上。
环视了一圈,并没有看到想要看到的人。
程将军问道:“赵王世子呢?”问的是一旁的亲卫,眼睛却是看向了有些狼狈的并州刺史。
马上就有士兵出列禀报赵王世子先一步带着家眷逃离了。
程将军却并不着急,自己的先锋军已经早早控制了城门,即便赵王世子有三头六臂也很难能够出得了这个并州城。
更何况,齐国公的部队也在赶来的路上。
根本不用程将军多说,手下的亲卫早已经派人搜寻赵王世子的下落。
因此,程将军很能沉得住气,语气倒是颇为和缓的对并州刺史说道:“马刺史,经年不见,没想到再见是这种境况。”
以前在京城的时候,程将军也曾经和马刺史在朝堂上有过交集,没想到再见居然是现在这副景象了。
真叫人颇为唏嘘。
马刺史虽然脸色苍白,但是神色还算沉稳,想来对今天的局势早有了心理准备。
“成王败寇而已,马某死不足惜,只希望程将军能不牵连马某家眷。”
程将军看了眼后面一排被绑缚的老人、妇孺和孩童,此刻他们都是脸色仓惶的看着身边提刀看押的士兵,一个个神色绝望凄惶。
“程某可以保证我和齐国公手下的兵士不会欺凌他们,但是最后如何发落自然是由太子殿下定夺。”
马刺史神色一暗,知道这已经是对方能够给予的最大的承诺了,只能神色黯然的点点头。
程将军看着好像一下子苍老了十岁的马刺史,暗自摇了摇头。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从龙之功从来不是这么简单的。
另一边,赵王世子果然如程将军所预料的一般,还没有到城门口就已经被并州城内把守要道搜查的先锋军士兵给发现了。
也不知道赵王世子是真的武不行还是顾及家眷,并没有怎么反抗便被兵士们抓住了。
等到齐国公率领的部队到达并州城外的时候,程将军已经将并州刺史和赵王世子及其一众家眷押解下去,等着齐国公的到来。
看着程将军一脸的喜色,齐国公也不扫他的兴,虽然手刃赵王首级的功劳被自己抢了,但是生擒并州刺史和赵王世子也算是大功一件,不由得程将军不高兴了。
再加上根据清点,这次因为有奇兵、神药相助,士兵的伤亡远远低于预先的估计,可以说两人此行的功劳都不小,回去加官进爵是不成问题的。
虽然齐国公再进一步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能给后辈子侄得个恩荫的名额还是可以的。
因此两人很是神清气爽。
而京城这边紧张的气氛随着捷报的不断传来也渐渐消融。
特别是在赵王伏诛和赵王世子被生擒的消息传来之后,朝野上下都为之一振。
以往朝廷上倾向赵王一脉的大臣此刻都人人自危,不少人直接调转口风要求将赵王世子以及其家眷严惩。
可见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
不过让大臣们捉摸不透的是太子对此一直没有表态,严惩赵王一脉的争论一直持续到了赵王世子及并州刺史被押解进京还没得出个结论来。
一周之后,京城城门处迎来了凯旋而归的军队,跟着的自然还有被活抓的赵王世子、并州刺史及其家眷、子嗣。
太后初始听说赵王中箭而亡的消息时很是伤心了一番,但因为要顾及赵王的后代子孙,她自然也不敢伤心太过,只能勉力支撑虚弱的身体求太子给赵王仅存的几个子嗣留条活路。
武朝的皇室子嗣都不丰盈,当朝皇帝育有太子及二皇子、长公主和三公主。
赵王子嗣则更加少,只育有一子一女,还有孙子二人、孙女三人。
这在皇家来说实在算不上子嗣丰盈。
知道赵王世子可能保不住,太后自然要尽可能的保住赵王的孙子、孙女。
随后,朝堂上便是对赵王的申斥和其子嗣的处置问题进行了讨论。
这些毕竟前朝都是有先例的事情,大臣们倒是没有多花费多少时间,太子也只不过是基于安抚太后才多费了点心思讨论了一番。
最后赐赵王世子一杯毒酒,而其子嗣太子则是定下了一个南蛮的封地,让他们永世不得入京,这事就算是了结了。
也因为此事,太后自此就始终缠绵病榻,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了。
不过,这也都是后话了。
青州刺史虽然没有参与赵王的叛乱,但也在不少事情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虽然在青州疫病控制和治疗上做出了得宜的处置安排,现在青州那边的疫情并未完全结束,还需要青州刺史继续稳定,此时不宜更换刺史人选。
再加上周皓庭也为其说了一番好话。
太子最后还是没有将其革职,但也去信申斥了一番就将此事揭过了。
好歹刺史之位是保住了,青州刺史也就此松了口气。
而距离青州城不远的昌平县内某间昏暗潮湿的牢房里。
一个身穿一身发白起毛道袍,一头发髻散乱还插着枯草的道士正跛着一只脚从地上移动到床上,从一堆稻草里翻出一本已经被翻得破烂不堪,封面还缺失的一个册子出来。
嘴里还神神叨叨的不知道在念着什么,伸出右手在空中胡乱的比划着。
门外路过的衙役似乎对此已经见怪不怪,摇了摇头便走开了。
“这是又发疯了吧?”